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水浇地春谷生产中谷子主要病虫害的识别、防治原则、防治策略和具体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水浇地春谷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of Millet - Part 2: Spring Millet in Irrigated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457.2-2017《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第2部分:水浇地春谷》是一项针对河北省水浇地春播谷子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品种选择与处理
标准明确要求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和消毒处理,如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的方法来预防苗期病害。这一措施旨在提高种子活力,减少因种子带菌而引发的病害风险,确保出苗整齐健壮。
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情况下每亩留苗应在3万株左右。同时,要注重水分管理和肥料施用,特别是在拔节期和抽穗期需保证充足的灌溉量,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此外,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这不仅能够减少养分竞争,还能有效降低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病虫害预测预报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对于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至关重要。标准建议设置固定观测点,定期调查田间病虫害情况,并结合气象条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一旦发现预警指标达到一定阈值,则应立即采取相应防控措施,避免病虫害大面积爆发。
综合防治措施
综合防治是本规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提倡物理、生物及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病虫害控制。例如,在物理层面可以通过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生物方面则可以利用天敌昆虫或者微生物制剂抑制害虫繁殖;而对于化学防治而言,则需要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
收获后的处理
收获后同样不能忽视病虫害防控工作。应及时清理残株落叶并集中销毁,防止越冬代害虫滋生。同时还要对仓库环境进行彻底清扫消毒,为下一季种植创造良好条件。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第2部分:水浇地春谷》不仅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特别突出了科学管理和绿色环保的理念。这对于保障河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水浇地春谷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