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路面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拌和施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振动拌和技术施工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Vibration Mixing Construction of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Base Course with Skeleton Dense Structure for Highway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4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470-2017《公路路面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拌和施工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公路建设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标准要求水泥应选用符合GB 175规定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对于集料,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碎石或砾石,其压碎值不大于26%,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15%。细集料宜选用级配良好的机制砂或天然砂,并确保含泥量小于3%。这些规定旨在确保材料质量,从而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基础。
其次,在配合比设计方面,标准强调了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水泥剂量和水灰比。具体而言,水泥剂量应根据强度要求确定,同时考虑施工和易性等因素。水灰比的选择则需兼顾抗裂性和耐久性。此外,还应进行击实试验以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这对于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至关重要。
在拌和工艺上,标准特别提出了振动拌和的要求。振动拌和设备应具备足够的功率和频率,以确保混合料充分拌匀。拌和时间应适当延长,通常不少于45秒,以保证水泥与集料之间的均匀结合。拌和过程中要严格监控各项参数,如搅拌温度、拌和均匀度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
施工环节是整个流程的核心部分。标准指出,摊铺前应对下承层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平整度、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摊铺机应配备自动找平装置,确保摊铺厚度一致。碾压作业时,初压应采用静压方式,复压阶段可使用振动压路机,终压则应回到静压状态。整个碾压过程需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避免出现漏压、过压现象。
养护工作同样不可忽视。标准建议在碾压完成后立即开始养生,养生期一般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应保持表面湿润,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导致裂缝产生。养生结束后还需进行必要的检测,包括弯沉值、压实度等指标,只有当所有检测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总之,DB13/T 2470-2017通过对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拌和工艺、施工方法以及后期养护等多个方面的严格规定,为实现高质量的公路路面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