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米槐嫁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砧木培育、接穗采集与贮藏、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出圃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米槐嫁接育苗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fting and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Sophora japonic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314-2016 米槐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米槐嫁接育苗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以下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内容进行解读。
在苗圃准备方面,标准规定了苗圃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且肥沃的土地,并要求土壤pH值在6.5至7.5之间。此外,还强调了要进行深耕翻土和施足基肥,确保土壤疏松肥沃,为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关于砧木培育,标准指出砧木种子需经过精选处理,保证其纯度与活力。播种时要控制好株行距,通常采用条播方式,覆土厚度以种子直径的2到3倍为宜。同时,要定期检查并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砧木健康生长。
对于接穗采集,标准要求选择优良品种的母树作为采穗来源,采集时间应在春季芽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接穗长度一般保持在10至15厘米,粗细均匀,无病虫害损伤。接穗采集后要及时妥善保存,避免失水影响成活率。
嫁接操作上,标准推荐使用劈接法或插皮接法。嫁接时砧木切口要平滑整齐,接穗削面光滑且长宽适中,插入深度适宜。绑扎时要松紧适度,确保接口紧密贴合。嫁接完成后需立即浇透定根水,并覆盖保湿材料,防止水分蒸发。
后期管理方面,标准建议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生长期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灌溉,适时追施肥料,促进苗木快速生长。同时密切观察植株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保障苗木健康成长。
这些条文构成了米槐嫁接育苗全过程的技术框架,有助于提高苗木质量和生产效率。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指导实际生产实践,促进米槐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