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板桥党参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包装、贮藏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板桥党参种子的生产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anchiao Codonopsis S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269-2017《中药材 板桥党参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板桥党参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子生产技术要求、采种与种子处理以及检验方法等内容。以下从该标准中选取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板桥党参”的概念,即产于湖北恩施地区的一种优质党参品种。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向性,确保所有参与人员在同一认知框架下开展工作。
其次,关于产地环境的要求,标准指出种植区域应选择海拔800米至1500米之间,土壤pH值在6.5至7.5之间的地块。这样的环境条件能够保证板桥党参获得最佳的生长状态,从而提高种子的质量。例如,酸碱度适中的土壤有利于植物吸收养分,而适宜的高度则可以避免极端气候的影响。
再者,在种子生产技术要求方面,标准强调了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去除杂质并进行发芽试验以确保种子活力。此外,还规定了播种时间应在每年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之间,采用条播或穴播的方式,行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这些具体的操作细节有助于规范种植过程,提升种子产量和质量。
另外,对于采种与种子处理环节,标准建议当植株开花结实后,待蒴果颜色由绿转黄时即可采摘。采收后的种子需及时晾晒干燥,并妥善保存以防霉变。这一流程不仅保护了种子资源,也为下一季的种植做好了准备。
最后,在检验方法上,标准提出了通过目测法检查种子外观是否完整无损,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千粒重来评估种子饱满程度等方法。这些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能够客观反映种子的实际状况,为市场流通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中药材 板桥党参种子生产技术规程》通过对板桥党参种子生产的各个环节做出明确规定,旨在促进其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这对于保障中药材质量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