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用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对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现场检测和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bound Hammer Method and Ultrasonic Rebound Hammer Method for Testing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Pumped Concret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446-2017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使用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中采用泵送工艺施工的普通混凝土结构实体抗压强度检测。
检测条件
检测应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应不低于5℃。此外,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结构,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检测方案。
回弹法检测
1. 测区布置:每个构件上的测区数量不应少于10个,并且相邻两个测区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2m。
2. 测区选择:测区宜选在能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此条件时,可以采用非水平状态进行测量。
3. 碳化深度测量:每测区记录3个碳化深度值,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
1. 超声波传播路径:超声波传播路径应尽量避开主钢筋、预埋件等对超声波传播产生影响的障碍物。
2. 数据采集:在每个测区内,应分别记录回弹值、超声声速值以及碳化深度值。
3. 强度推定:依据公式计算得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最终确定被测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
数据处理与结果评定
1. 当采用单一方法检测时,若测区数少于10个,则所有测区的强度换算值中的最小值即为该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
2. 若采用综合法检测,需按照各自权重比例加权平均后得到最终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
以上内容摘录并解析了DB11/T 1446-2017标准中的关键部分,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情况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