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低碳产品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价要求及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具体低碳产品的评价技术规范的编制,也可作为相关方开展低碳产品认证、标识及其他活动的参考依据。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Low-carbon Product Evalu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418-2017《低碳产品评价技术通则》是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为北京市低碳产品评价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对“低碳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低碳产品”是指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产品。这一定义明确了低碳产品的核心在于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控制。
二、评价原则
标准提出了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原则。科学性要求评价方法应基于公认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标准;系统性强调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可操作性则确保评价过程能够实际执行。这些原则为后续的具体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评价程序
评价程序包括资料收集、数据采集、分析计算、结果判定四个步骤。资料收集阶段需要企业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数据采集需涵盖原材料获取、生产加工、运输分销、使用维护直至废弃处理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分析计算部分利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最终根据设定的标准值判断是否达到低碳产品的要求。每一步骤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
四、指标体系
标准建立了包含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优化指标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指标是所有参与评价的产品都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核心指标针对不同类别产品设置具体要求;优化指标鼓励企业采取更高水平的环保措施。这种多层次的设计既保证了评价工作的普遍适用性,又体现了差异化管理的特点。
五、认证标志
获得低碳产品认证的企业可以在其产品上加贴专门设计的认证标志。该标志不仅表明产品符合低碳标准,还具有一定的市场宣传作用,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同时,为了维护认证的有效性,定期复评机制也被纳入其中。
以上是对DB11/T 1418-2017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能为企业开展低碳产品评价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