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海杨扦插育苗及造林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青海杨的扦插育苗及造林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ttings Propagation and Afforestation of Qinghai Poplar (DB63T 1571-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青海杨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树种,广泛用于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和经济林建设。《DB63/T 1571-2017 青海杨扦插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为青海杨的育苗和造林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扦插育苗部分,规程明确指出插穗的选择应以当年生或二年生木质化枝条为主,要求插穗长度在15至20厘米之间,直径应在0.8至1.5厘米范围内。插穗上部需保留2到3个芽眼,下切口要平滑且靠近腋芽。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插穗具有足够的养分储备和良好的生根能力。
关于扦插基质的选择,规程建议使用疏松、透气且保水性能良好的土壤作为基质。具体而言,基质中沙土与腐殖土的比例应控制在1:1左右。这样的配比既能保证水分的有效供给,又能避免因积水导致的插穗腐烂问题。
在造林环节,规程强调了适地适树的重要性,推荐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作为造林地。同时,造林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合理确定,一般株行距可设置为2米×3米或3米×4米。合理的造林密度不仅能够提高单位面积的苗木成活率,还能有效减少后期管理成本。
此外,规程还特别提到造林后的抚育管理工作,包括定期除草、灌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应加强灌溉频率,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苗木快速生长。对于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应及时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综合治理,防止病虫害的大规模爆发。
这些详细的条文内容为青海杨的育苗和造林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造林质量和生态效益。通过严格执行规程中的各项要求,可以更好地实现青海杨的高效培育和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