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口蹄疫监测中哨兵动物的选择、饲养管理、免疫程序、采样与检测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口蹄疫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ntinel Animal Monitoring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DB65/T 4001-2017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001-2017 口蹄疫监测哨兵动物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在口蹄疫防控中使用哨兵动物的技术操作。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哨兵动物:指在特定环境中饲养,用于检测病原体是否存在或传播情况的健康动物。
- 防护措施:包括物理隔离、生物安全处理等手段,防止疾病从外界传入或内部扩散。
2. 选址与设施要求
- 场址选择应远离居民区、交通要道及其它养殖场至少3公里以上,并且地势较高、排水良好。
- 必须配备独立封闭式圈舍,确保通风换气系统完善,能够有效控制温度湿度变化。
- 设置专用饲料仓库和消毒池等基础设施,所有进出人员需经过严格检查并穿戴防护服。
3. 哨兵动物的选择与管理
- 应选用体型适中、生长发育正常的本地品种牛羊作为哨兵。
- 每次投放前需经过全面体检确认无任何传染性疾病,并做好个体标识记录。
- 定期观察其行为表现、食欲状况以及体温变化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隔离诊治。
4. 采样频率与检测方法
- 初期每两周采集一次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稳定后可适当延长至每月一次。
-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水平,同时结合病毒分离培养技术验证结果准确性。
- 若连续三次检测均为阴性,则视为该区域风险解除;反之则需进一步扩大范围继续监控。
5. 应急处置预案
- 当哨兵动物出现疑似症状时,首先停止一切活动,封锁现场。
- 联系专业机构迅速取样送检,并根据诊断结论采取相应治疗或者扑杀措施。
- 对整个过程中的废弃物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焚烧深埋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发生。
以上内容是对本标准核心要点的部分阐述,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科学规范操作,保障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