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杂交种抗旱性鉴定评价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条件、鉴定方法、评价指标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玉米杂交种抗旱性的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Drought Resistance of Corn Hybri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368-2017《玉米杂交种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为科学评估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能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在抗旱性鉴定的环境条件设置中,标准明确规定试验需在人工气候室或田间进行,并要求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温度保持在25℃至35℃范围内。这一规定旨在模拟干旱环境下玉米生长的真实情况,确保测试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关于抗旱性鉴定指标的选择,标准指出应综合考虑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例如,叶片相对含水量是反映植物水分状况的重要参数,通常认为该值越高表明植株保水能力越强。而脯氨酸和可溶性糖作为渗透调节物质,在逆境条件下积累量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出作物的抗旱潜力。
此外,对于抗旱指数的计算方法也做出了明确说明。抗旱指数等于处理区产量与对照区产量之比乘以100%,这为比较不同品种间的抗旱性能提供了一个量化标准。通过这种方法能够直观地判断出哪个品种更能适应干旱环境。
标准还强调了数据记录与分析的重要性,要求对每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完整记录并妥善保存至少五年以上,以便后续研究参考。同时建议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这些内容构成了DB41/T 1368-2017的核心框架,为开展玉米杂交种抗旱性鉴定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