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要求、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验收等。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Title:Highway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U4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B15/T 1214-2017)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性标准,对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原材料选择上,第4.1.3条规定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并且初凝时间不得早于60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小时。这一规定确保了水泥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和耐久性,避免因水泥性能不佳导致路面早期损坏。
对于砂石料的要求,第4.2.1条指出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40mm,且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得超过15%。细集料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这些要求旨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良好和易性以及硬化后的强度和稳定性。
第5.3.2条关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到,单位用水量应根据坍落度要求确定,一般控制在160~200kg/m³之间。水灰比不应大于0.48,这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能,同时满足施工操作需求。
第6.4.1条强调混凝土浇筑时温度不宜低于5℃也不宜高于35℃。当气温较低时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冻害,而高温条件下则需及时洒水降温并缩短运输距离以减少蒸发损失。这项规定有助于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开裂现象发生。
第7.2.3条指出养生期一般不少于14天,在此期间应保持表面湿润状态。特别是对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还建议延长养生时间至21天以上。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它能够使水泥充分水化达到最佳强度,并提高路面的整体耐久性。
以上内容仅为该规范部分内容的解读,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全面考虑各项因素。希望上述分析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规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