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等级划分。本文件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质量评估与“领跑者”评选活动。
Title:Quality Grading and \"Leader\" Evaluation Requirements for Urba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城镇污水处理厂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解读——以关键指标应用为例
在《城镇污水处理厂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TCSTE 0290.1-2023》中,相较于旧版标准,新增了多项细化指标和评价方法,其中关于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调整尤为显著。本文将聚焦于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限值的变化,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与操作方法。
COD排放限值的调整
新标准对COD排放限值进行了更加严格的划分,具体表现为一级A标准的COD排放限值从50mg/L降低至40mg/L。这一调整旨在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减少污染物向水体的排放量,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应用方法解析
为了达到新的COD排放限值要求,污水处理厂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1. 加强前端预处理
在污水进入生化处理阶段之前,应强化物理化学预处理环节。例如,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施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泥沙,同时使用混凝沉淀工艺有效降低水中悬浮物浓度,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良好条件。
# 2. 提升生化处理效能
生化处理是COD去除的核心环节,可通过优化曝气系统、调整污泥负荷以及增加回流比等方式提高处理效果。此外,引入先进的生物处理技术如膜生物反应器(MBR),可以更高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
# 3. 完善后端深度处理
对于未能达标的部分,需借助活性炭吸附、高级氧化等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削减COD含量。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应对常规处理难以去除的微量有机物,确保最终出水符合新的排放标准。
# 4. 强化监测与管理
建立完善的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各处理单元的运行参数,并根据数据反馈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运营水平。
通过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污水处理厂不仅能够满足新标准提出的COD排放限值要求,还能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助力实现绿色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