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南地区主要牧草发育期的积温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青南地区牧草生长发育研究、草地生态监测及畜牧业生产管理。
Title:Qingnan Region Forage Development Stage Temperature Accumulation Index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534-2017 青南地区牧草发育期积温指标》是一项针对青海省南部地区牧草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积温的规范性文件。该标准对青南地区牧草从萌芽到成熟各阶段的积温需求进行了科学界定,为当地牧草种植、放牧管理及生态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以下选取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3.1 牧草发育期划分
标准将牧草的整个生长期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萌芽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结实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积温要求。例如,萌芽期通常需要积温在100-200度日之间,这是确保种子顺利发芽的关键温度条件。这一划分有助于牧民根据积温情况合理安排放牧时间和草地利用强度。
4.1 萌芽期积温指标
萌芽期积温指标设定为100-200度日(以平均气温10°C为基点计算)。此阶段积温不足可能导致种子发芽缓慢甚至失败,影响牧草群体的建立。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密切关注气温变化,必要时采取覆盖保温措施来满足萌芽所需的热量条件。
5.2 分蘖期积温需求
分蘖期是牧草快速生长的重要时期,其积温需求一般在300-500度日范围内。在此期间,充足的热量供应能够促进分蘖数量增加,从而提高牧草产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分蘖期积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牧草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如高温可能加速水分蒸发导致干旱,低温则会抑制细胞分裂活动。
6.1 拔节期积温控制
拔节期是牧草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关键阶段,其积温需求大约为600-800度日。此阶段积温过低会影响茎秆伸长速度,而积温过高又容易引起植株徒长,降低抗逆性和品质。因此,在管理上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灵活调整灌溉与施肥策略,确保牧草健康生长。
7.2 抽穗期积温影响因素
抽穗期积温需求约为900-1200度日,此时牧草进入开花结实阶段。此时期的积温不仅关系到种子质量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后续繁殖的成功率。此外,还需注意病虫害防治工作,因为高积温环境往往有利于某些害虫繁殖扩散。
8.1 结实期积温管理
结实期积温需求大致在1300-1600度日之间,此阶段主要是保证种子充分成熟并具备良好发芽能力。在此期间要特别关注土壤湿度状况,避免因缺水而导致籽粒干瘪。同时也要防止早霜冻害,以免影响最终收获效果。
综上所述,《DB63T 1534-2017 青南地区牧草发育期积温指标》通过对不同发育阶段所需积温的具体规定,为青南地区牧草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牧民们应当依据这些数据合理规划生产活动,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