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奶牛场主要疫病净化的基本要求、监测方法、控制措施及评估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规模化奶牛场主要疫病的净化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Major Diseases in Large-scale Dairy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548-2017《规模化奶牛场主要疫病净化技术规范》是青海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有效控制和消除奶牛场中的主要疫病。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疫病监测与诊断
- 标准要求定期对奶牛群进行疫病监测,包括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监测频率应根据当地疫情状况和牛群健康状况确定。
- 强调使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如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或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确保诊断结果准确可靠。
2. 疫苗接种管理
- 对于可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如布鲁氏菌病,规定了详细的免疫程序。建议在犊牛出生后尽早开始初次免疫,并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加强免疫。
- 要求记录每次疫苗接种的信息,包括疫苗种类、生产批号、接种日期及操作人员,以便追溯和管理。
3. 环境卫生控制
- 提出了严格的环境卫生要求,包括牛舍清洁消毒制度。牛舍应保持干燥通风,定期清理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 鼓励采用生物安全措施,比如分区管理、限制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等,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4. 饲料与饮水安全管理
- 强调提供清洁卫生的饲料和饮水,防止因污染导致疾病发生。饲料储存需防潮防晒,避免霉变;饮水供应要保证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 禁止使用未经批准的添加剂或药物作为饲料成分。
5. 人员培训与健康管理
- 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接受专业培训,了解疫病防控知识及相关操作规程。
- 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尤其是接触动物频繁的人员,一旦发现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隔离治疗。
6. 应急响应机制
- 制定了应对突发性疫病爆发的应急预案,包括隔离封锁、紧急处置方案以及恢复生产的步骤。
- 明确各级责任人及其职责分工,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这些条文涵盖了从预防到控制再到恢复生产的全过程,为实现规模化奶牛场主要疫病的有效净化提供了全面指导。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持续改进管理水平,确保奶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