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梅花鹿仔鹿人工哺乳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梅花鹿仔鹿人工哺乳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Nursing of Baby Sika De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561-2016《梅花鹿仔鹿人工哺乳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梅花鹿仔鹿的人工哺乳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对规程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人工哺乳的适宜年龄:规程指出人工哺乳适用于出生后7至90日龄的仔鹿。这一阶段的仔鹿消化系统逐渐发育完善,能够适应人工饲料。
2. 饲料选择:推荐使用全脂奶粉作为主要原料,可添加适量的乳化剂和维生素矿物质预混料。全脂奶粉能提供丰富的营养,乳化剂有助于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而维生素和矿物质则补充了天然母乳中可能缺乏的部分。
3. 喂养频率与量:每日喂养次数建议为4到6次,每次喂养量根据仔鹿体重确定,通常为体重的8%到10%。这种喂养方式可以模拟自然哺乳的频率,保证仔鹿获得足够的营养同时避免过量喂养导致的消化不良。
4. 喂养器具消毒:每次喂养前后都必须彻底清洗和消毒喂养器具,防止细菌感染。具体方法包括高温蒸汽消毒或化学消毒剂浸泡。
5. 环境控制:保持圈舍清洁干燥,温度维持在15°C到25°C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50%到70%。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仔鹿健康成长,减少疾病发生几率。
6. 健康监测:定期观察仔鹿的精神状态、食欲以及排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健康监测是确保人工哺乳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遵循上述条文,可以有效提高梅花鹿仔鹿的人工哺乳成功率,促进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