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监测与预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应急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水稻生产中二化螟的绿色防控技术指导。
Title:Rice Two-generation Moth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542-2016《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控制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监测预警系统建立
标准要求在水稻种植区设立固定的监测点,定期检查田间二化螟卵块和幼虫数量。具体操作如下:
- 监测频率:每5天进行一次全面调查。
- 记录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地点、虫口密度等信息。
- 预测方法:结合气象条件,利用历史数据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高峰期。
二、农业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是基础性的防控手段,主要包括:
- 合理布局: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制度,特别是水旱轮作可以有效降低虫源基数。
- 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留物,减少越冬场所。
- 肥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保持适当的水层深度,增强植株抗性。
三、物理机械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主要指利用光、声、电等物理因素来诱杀或驱赶害虫:
- 灯光诱捕: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在成虫羽化期集中诱杀。
- 性信息素诱捕:设置性诱剂诱捕器,干扰交配过程。
- 黄板诱集:在田边悬挂黄色粘虫板,吸引并杀死迁入成虫。
四、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强调利用自然界中的天敌及微生物制剂来控制害虫:
- 释放天敌:如赤眼蜂、蜘蛛等对二化螟有显著抑制作用的天敌。
- 施用生物农药:优先选择高效低毒的生物源农药,如苏云金杆菌(Bt)制剂。
- 保护自然天敌: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天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五、化学防治原则
尽管提倡绿色防控,但在必要时仍需采取化学防治措施,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 精准用药:根据虫情预报结果确定最佳施药时机。
- 轮换用药:不同类型的农药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 限制用量:严格控制单位面积内的农药使用量,不得超过规定标准。
六、培训与指导
为了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还应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 定期举办培训班,讲解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要点;
- 组织现场观摩会,直观展示成功案例;
- 提供咨询服务,解答农户疑问。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综合施策,《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力求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