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毛皮动物检疫的基本要求、检疫程序、检疫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毛皮动物的检疫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ur Animal Quarant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130-2016《毛皮动物检疫技术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毛皮动物(如水貂、狐狸、貉子等)的检疫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检疫对象与范围
标准明确指出,适用于吉林省内饲养和交易的毛皮动物。这为检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地理和物种限制,确保了检疫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检疫程序
1. 现场检查:要求对动物群体进行观察,包括精神状态、行为表现、饮食状况等。这一环节旨在通过直观的方式初步判断动物健康状况。
2. 个体检查:包括体温测量、体重记录以及皮肤、毛发的外观检查。这些具体指标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动物的健康水平。
3. 实验室检测:对于疑似患病的动物,需采集血液、分泌物或组织样本送检。实验室检测是确诊疾病的关键步骤,能够提供科学依据。
常见疾病的防控
标准特别强调了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如犬瘟热、细小病毒病等。针对每种疾病,都规定了相应的疫苗接种计划和免疫程序,以预防为主,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记录与报告
所有检疫过程中的数据必须详细记录,并定期上报给相关部门。这种制度化的管理方式有助于追溯问题源头,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结语
DB22/T 1130-2016《毛皮动物检疫技术规范》不仅规范了毛皮动物的检疫流程,还强调了科学管理和预防的重要性。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保障毛皮动物的健康,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