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安全管理要求,包括作业点安全、装备安全、弹药安全、人员安全、作业实施及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安全管理。
Title: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Ground-based Weather Modification Oper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2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123-2017《地面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安全管理要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术语
该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管理。其中明确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定义为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等目的。
二、组织与职责
作业单位应成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级人员职责。特别是技术负责人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负责技术指导和安全监督工作。这有助于确保作业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避免因责任不清导致的安全隐患。
三、设备与设施
作业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固定作业站点应设置防雷装置、消防器材等安全保障设施。移动作业车辆还需配备GPS定位系统及通信设备,以保证作业期间的信息畅通和技术支持。
四、操作规程
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作业时间、地点、方式等内容,并经过审批后方可实施。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执行,不得擅自改变作业参数。同时,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要有应急处置预案,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种复杂状况。
五、培训与考核
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上岗。培训内容涵盖气象学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以及具体的操作技能等方面。通过持续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发展。
六、监督检查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辖区内作业活动的日常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以此来维护良好的行业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以上是对DB15/T 1123-2017中部分内容较为深入地分析阐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