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苜蓿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园区规划与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机械化装备配置、生产技术规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及验收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苜蓿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zed Alfalfa Production Demonstration Park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288-2016《苜蓿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规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苜蓿机械化生产的指导性文件。以下从几个关键部分对标准进行解读:
园区选址与规划
标准指出,示范园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壤肥沃的区域。选址时需考虑交通便利性和灌溉条件。具体要求包括:地形坡度不超过5%,土壤PH值应在6.0至8.0之间,并且要远离污染源。此外,园区规划要合理布局,确保机械作业顺畅。
设施设备配置
对于机械设备的选择,标准强调了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重要性。推荐使用高效节能的播种机、施肥机和收获机等设备。同时,还应配备必要的维修保养设施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提高管理效率。所有设备均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种植技术要点
在种植技术方面,标准明确了播种时间、密度及深度等参数。一般情况下,春播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则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播种量通常控制在每公顷15公斤左右,播种深度约为1-2厘米。另外,还应注意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带来的病虫害问题。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苜蓿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建议采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与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防控。当发现病害或虫害发生初期,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防止其扩散蔓延。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天敌昆虫,维持生态平衡。
收获与加工
关于收获时机的选择,标准提出当牧草进入盛花期时即可开始收割。第一次刈割高度保持在10-15厘米为宜,以后各次则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收获后的苜蓿需尽快晾晒至适宜水分含量后打包储存,以防霉变。
以上是对DB64/T 1288-2016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推动苜蓿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