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保存的技术要求、入库前处理、保存方法、检测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中期保存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id-term Conservation of Seed Germplasm Re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394-2016《种子种质资源中期保存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为种子种质资源的中期保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5.1 收集与整理
本条款要求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全面整理,包括分类、编号和信息记录。特别强调要建立详细的档案,确保每一份种质都有唯一标识符,并记录其来源、采集地点、生态环境等基本信息。这一步骤对于后续保存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5.2 检验与处理
在保存前需对种子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纯度、活力、水分含量等指标检测。对于不符合标准的种子应采取适当措施如干燥、清洗或消毒后再入库。此过程旨在保证入库种子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延长保存期限。
6.1 储存环境条件
规定了种子中期库内应维持恒定的温湿度水平,一般温度控制在-5℃至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20%-30%范围内。同时要求定期监测并调整环境参数以确保稳定性,避免因外界因素导致种子品质下降。
7.2 定期检查
建议每隔6个月至1年对库存种子进行一次抽样检查,评估其发芽率变化情况。如果发现发芽率低于某一阈值,则需要采取更新繁殖或其他恢复措施。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保障种质资源的安全性。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