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市耕地地力分等定级的原则、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耕地地力的分等定级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耕地地力分等定级技术规范》(DB15/T 1086-2016)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用于指导耕地地力的科学评价与等级划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耕地地力分等定级工作。这一条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确保了在特定区域内进行耕地地力评估时有统一的技术依据。
2. 术语和定义:
- 耕地地力:指耕地土壤提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养分、水分及环境条件的能力。这一定义强调了地力不仅包括土壤肥力,还涉及生态环境支持能力。
- 分等定级:根据耕地地力状况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的过程。通过分级可以更直观地反映耕地质量差异,为农业生产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3. 资料收集与整理:要求全面收集包括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灌溉设施等在内的基础信息,并对这些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这一步骤对于保证后续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4. 评价指标体系:标准提出了包含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共十余项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例如,自然因素中的有机质含量、pH值等直接关系到土壤肥力水平;而社会经济因素如劳动力投入量则间接影响着耕地的实际利用效率。合理设置这些指标权重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耕地的整体状况。
5. 计算方法:采用多因子综合评分法对各评价单元进行打分排序,并据此确定最终等级。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克服单一指标难以全面衡量复杂系统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6. 成果表达形式:规定了最终成果应以地图、表格以及文字说明等多种形式呈现,便于使用者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应用研究成果。同时强调了成果需定期更新维护,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土地利用情况。
以上内容仅为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相关参数和技术细节。希望上述解读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