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的基本要求、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及监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医院洁净手术部的污染控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ontamination Control in Hospital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C 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408-2016《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是北京市制定的地方标准,对医院洁净手术部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洁净手术室的级别划分:该标准将洁净手术室分为I级(特别洁净手术室)、II级(标准洁净手术室)和III级(一般洁净手术室)。不同级别的手术室适用于不同的手术类型,例如I级用于器官移植等高精度手术,而III级则适合普通外科手术。
2. 空气洁净度: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各级别手术室内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数量限制以及微生物浓度的要求。例如,I级手术室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0.5μm的尘埃粒子数应小于等于350个,细菌菌落数不得超过5CFU/皿(90mm培养皿)。
3. 气流组织形式:推荐使用层流方式以确保空气均匀流动,避免涡流产生。对于手术区而言,应采用垂直单向流或水平单向流的形式,保证手术区域处于正压状态,从而有效防止外部污染物侵入。
4. 压力梯度控制:规定了洁净走廊相对于非洁净区、洁净手术室相对于洁净走廊的压力差值,通常为10Pa左右。这样可以形成合理的气流方向,从高洁净度区域流向低洁净度区域,减少交叉污染风险。
5. 温湿度控制:为了创造舒适的环境同时满足医疗设备正常工作的需要,标准设定了适宜的温度范围(20℃~25℃)和相对湿度区间(40%~60%)。
6. 人员管理与培训:强调进入洁净手术部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卫生处理程序,并接受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包括但不限于穿戴无菌服、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操作技能。
7. 维护保养制度:要求建立完善的日常检查、定期维护保养机制,特别是对高效过滤器更换周期做出明确指示,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几率,保障患者安全和医护人员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