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茭白-荸荠轮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栽培技术要求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茭白与荸荠轮作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otation Cultivation of Zizania and Tar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200-2016 茭白-荸荠轮作栽培技术规程》是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茭白与荸荠的轮作栽培技术。以下将对规程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内采用茭白-荸荠轮作模式的栽培生产。这意味着该规程主要针对湖北省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制定,其他地区在应用时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调整。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中对“轮作”、“茭白”、“荸荠”等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轮作”是指在同一块耕地上按一定年限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品种的技术措施。“茭白”为禾本科稻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荸荠”则是莎草科荸荠属多年生浅水性草本植物。这些定义为后续技术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在“栽培准备”环节强调了土壤改良的重要性。规程要求在种植前进行深耕翻土,并施加有机肥作为基肥。同时指出,田块应具备良好的排灌设施,以确保水分管理到位。此外还提到要选择优质种苗,保证其健康无病虫害。
第四,在“种植密度与施肥管理”中规定了合理的种植间距以及追肥时间点。例如,茭白通常每亩栽植3000株左右,而荸荠则为4000株/亩。追肥时需注意氮磷钾比例均衡,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导致徒长现象发生。
第五,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包括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合理轮作倒茬、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及残株落叶等物理方法;同时也允许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但必须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要求。
最后,在“采收”章节里给出了具体的收获时间和方式建议。茭白一般在每年秋季采收,而荸荠则多集中在冬季至次年初春期间。采收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影响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DB42/T 1200-2016 茭白-荸荠轮作栽培技术规程》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对于提高湖北省茭白与荸荠轮作栽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