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道路用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道路工程中使用的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
Title:Road Asphalt Concrete Anti-Rutting Ag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220-2016《道路用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是一项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道路用沥青混凝土中添加抗车辙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
# 外观质量
抗车辙剂的外观应为均匀的颗粒或粉末状物质,无肉眼可见的杂质。这一要求确保了产品的纯净度和使用时的均匀性,避免因杂质影响混合料的质量。
# 粒度范围
抗车辙剂的粒度应在特定范围内,具体数值需参照标准中的表格。粒度的控制直接影响其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效果,从而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
# 密度
抗车辙剂的密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密度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关系到抗车辙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体积占比及其对混合料整体性能的影响。
# 软化点
软化点是指抗车辙剂开始变软的温度。该参数对于评估抗车辙剂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有助于判断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耐热性能。
# 溶解度
抗车辙剂在规定溶剂中的溶解度应达到一定标准。溶解度反映了抗车辙剂与沥青之间的相容性,良好的溶解度能够保证两者充分结合,提高混合料的整体性能。
#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可以测定抗车辙剂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此试验结果直接反映了抗车辙剂在高温条件下抑制沥青混合料变形的能力。
试验方法
标准中详细描述了如何进行上述各项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例如,粒度范围可以通过筛分法来测定;密度则采用比重瓶法;溶解度试验需要特定的溶剂和操作步骤等。这些方法的选择均基于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规则
产品出厂前必须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抽取样品,并依据本标准的各项技术要求进行全面检验。只有当所有项目都符合要求时,才能判定该批次产品合格。此外,还规定了型式检验的周期以及特殊情况下的额外检验要求。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为了保障抗车辙剂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质量不受损,标准对其包装材料、标识内容以及运输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还提出了合理的贮存条件建议,如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干燥通风等措施,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总之,《道路用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DB42/T 1220-2016) 是指导生产和使用抗车辙剂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严格规范,旨在提升道路建设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