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中放射性材料监测与处置系统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放射性材料监测与处置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和运行维护。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Urban Rail Transit Security Prevention System - Part 5: Monitoring and Disposal of Radioactive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646.5-2016《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第5部分:放射性材料监测与处置》是一项专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放射性材料监测与处置的技术规范。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3.2 监测设备
监测设备应具备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及稳定可靠的特点。设备的安装位置需确保能够覆盖所有可能进入车站或列车的关键区域,如出入口、通道、候车区等。此外,设备应能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变化以及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4.1 系统构成
系统由前端探测器、数据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平台组成。前端探测器负责实时采集放射性信号;数据采集单元用于接收并初步处理来自探测器的数据;中央处理平台则负责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并做出相应的警报或处置建议。各组成部分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信连接,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1 日常运行模式
在日常运行状态下,监测系统应处于持续工作状态,定期自检以保证设备正常运作。当检测到异常信号时,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机制,并记录相关事件信息供后续查询使用。同时,操作人员还需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况,及时更换耗材(如电池)并维护保养仪器。
6.1 应急响应流程
一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或其他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首先确认事故地点和范围,疏散附近人群至安全地带;然后组织专业队伍携带适当装备前往现场实施控制措施;最后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手段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以上就是DB11/T 646.5-2016中几个关键部分的具体说明。该标准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预防恐怖袭击、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