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杨树扦插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方法、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杨树扦插育苗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plar Cutting Propagation and Nursery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杨树扦插育苗技术规程》(DB34/T 2590-2016)是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为杨树扦插育苗提供了标准化的技术指导。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条采集与处理
- 条文要求:种条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集时间宜在早春树液开始流动前。
- 解读:此条强调了种条的质量对扦插成功的重要性。母树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插穗的生根能力。早春采集可以确保种条处于最佳生理状态。
2. 插穗剪截
- 条文要求:插穗长度一般为15-20厘米,上切口平截,下切口斜截,直径应在0.8-2.0厘米之间。
- 解读:插穗的长度和直径直接影响其生根能力和成活率。上切口平截是为了防止水分流失,下切口斜截则有助于增加吸水面积。
3. 扦插方法
- 条文要求:扦插时行距为50-70厘米,株距为30-50厘米,扦插深度以插穗长度的2/3为宜。
- 解读:合理的行距和株距可以保证杨树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过于密集导致光照不足和病害传播。扦插深度适中能促进插穗快速生根。
4. 管理措施
- 条文要求:扦插后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
- 解读: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是扦插成功的关键。及时的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损失,提高苗木成活率。
5. 出圃标准
- 条文要求:苗木高度达到2米以上,地径达到1.5厘米以上,方可出圃。
- 解读:这一标准确保了苗木具有良好的生长势和抗逆性,能够适应未来的种植环境。
这些条文从种条的选择到最终的苗木出圃,涵盖了整个扦插育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