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风险评估的原则、程序、内容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规模养殖场的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isk Assessment of Animal Diseases in Large-scale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586-2016《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技术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风险评估的技术要求。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内各类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工作。这表明标准适用范围限于安徽省,并且涵盖所有类型的规模养殖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GB/T 18767、GB/T 27640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些引用文件为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方法论和技术支持。
3. 术语和定义:明确“动物疫病”、“风险评估”等专业术语含义。例如,“动物疫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动物群体疾病。
4. 风险评估程序: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编制三个部分。准备阶段需确定评估目标与范围;实施阶段包含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等内容;最后形成书面报告。
5. 资料收集:要求全面搜集养殖场基本信息、历史疫情记录等资料。特别强调要关注周边环境状况及邻近场区情况。
6. 现场调查:重点检查养殖场布局合理性、卫生防疫措施落实情况等。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并提出改进建议。
7. 风险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识别、估计与评价。其中定量分析可利用统计学模型预测潜在危害程度。
8. 防控建议: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防控策略。包括加强日常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内容。
9. 报告编制:撰写完整的风险评估报告,内容应包括概述、方法论介绍、主要发现以及结论与建议四个部分。报告应当客观公正地反映实际情况。
以上就是对DB34/T 2586-2016中几个关键条款的具体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