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菇菌种制作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要求、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香菇菌种的制作与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iitake Mushroom Spaw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056-2016《香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香菇菌种生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菌种培养基的选择与配制:标准中规定了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如木屑、麸皮、石膏粉等的比例。例如,木屑占78%,麸皮占20%,石膏粉占2%。这些比例是为了确保培养基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能够满足香菇菌丝生长的需求。
2. 灭菌处理:要求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温度达到121℃,持续时间2小时。这样的高温高压条件可以有效杀灭培养基中的杂菌和孢子,保证无菌操作环境。
3. 接种操作:标准强调了接种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包括使用酒精灯火焰保护接种口,以及在接种前对接种工具进行消毒处理。此外,还规定了每瓶菌种的接种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过多或过少影响菌种质量。
4. 培养室管理:培养室内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24±2℃)和湿度(60%-70%),并定期通风换气。同时,还需注意防止直射阳光进入培养室,以免影响菌种生长。
5. 菌种检验:成品菌种需经过一系列检测项目,包括外观检查、重量测定、水分含量测试及微生物检测等。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菌种才能被认定为合格产品。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部分核心条款的具体解释,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香菇菌种制作的相关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