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纯电动汽车轻量化设计的通用技术要求,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纯电动汽车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轻量化技术应用。
Title: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ightweight Design of Pure Electric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T41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775-2015纯电动汽车轻量化设计通用技术条件》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于2015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纯电动汽车的轻量化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升车辆性能、降低能耗并增强市场竞争力。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材料选用方面,标准规定纯电动汽车车身结构件应优先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质高强材料。例如,对于车身骨架结构件,推荐使用屈服强度不低于600MPa的高强度钢或铝合金型材,这不仅能够满足碰撞安全需求,还能有效减轻整车重量。此外,对于覆盖件和内饰件,则提倡采用密度较低的塑料及复合材料制品。
其次,在零部件设计优化上,标准强调要通过结构拓扑优化、尺寸优化以及形貌优化等方法实现减重目标。比如,电机壳体的设计需考虑流线型外形以减少空气阻力,并且内部结构应合理布置加强筋,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同时,制动系统中的制动盘也可以采用空心结构或者蜂窝状内腔来降低质量,但必须保证其承载能力和热传导性能不受到影响。
再者,关于制造工艺的选择,标准指出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成形技术如液压成形、激光焊接、摩擦搅拌焊等来提高连接精度和整体刚度。特别是对于电池包外壳而言,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防腐蚀特性外,还应该注重密封性,防止水分侵入导致短路等问题发生。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焊接参数,确保接头处无裂纹和气孔缺陷。
最后,在整车集成与验证环节,标准要求整车厂必须建立完善的测试体系,包括但不限于静态加载试验、动态冲击试验以及疲劳寿命评估等内容。这些测试旨在全面考察车身框架在各种工况下的表现,从而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另外,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特殊的动力源布局特点,还需特别注意高压电缆束的固定方式及其绝缘防护措施,以防电磁干扰影响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DB44/T 1775-2015》从材料选择到最终装配调试等多个维度给出了明确指导方针,有助于推动我国纯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各相关企业应当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该标准的各项条款,努力打造更加高效节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