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即食海蜇的检测要求、抽样方法、检验项目、判定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海蜇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即食海蜇产品的质量检测与评价。
Title:Detection Specification for Ready-to-eat Jellyfish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744-2015《即食海蜇检测规范》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即食海蜇的抽样、样品制备、检验项目、检验方法以及结果判定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抽样要求:标准指出,抽样应具有代表性。通常情况下,从同一批次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至少3个独立包装,每个包装不少于200克。这一要求确保了检测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整批产品的质量状况。
2. 样品制备:样品需经过适当处理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例如,在进行微生物检测前,样品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均质化处理,并且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时间条件,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的结果偏差。
3. 检验项目与方法:
- 感官检查:包括色泽、气味、组织状态等。通过直观观察来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 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盐分浓度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口感和保存期限。
- 微生物限量:依据GB 29921的规定执行,重点监控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存在情况。这一步骤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4. 结果判定原则:如果所有检测项目均达到标准要求,则判定该批次产品合格;反之,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规定,则整体视为不合格品。此外,当对检验结果存在争议时,可以采用仲裁检验来最终确认。
以上内容涵盖了DB44/T 1744-2015的核心部分,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从而生产出更安全、优质的即食海蜇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