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的技术要求、作业条件、操作规程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玉米收获后利用机械将玉米秸秆粉碎并还田的作业。
Title:Corn Straw Crushing and Returning to Field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251-2016《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的技术流程,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促进耕地质量提升。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内玉米种植区采用机械方式进行秸秆粉碎还田作业。
技术要求
1. 秸秆处理前准备
- 在进行秸秆粉碎前,应确保玉米收获机具具备良好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割台和脱粒装置需调整到最佳位置,以减少秸秆长度。
- 收获后的玉米穗要集中堆放,便于后续清理场地。
2. 秸秆粉碎质量
- 粉碎后的秸秆长度应控制在10cm以内,且分布均匀,无明显长条状残留物。
- 使用的粉碎机具应具有足够的动力和适当的刀片配置,保证作业效率与质量。
3. 耕作深度
- 翻埋时耕作深度应在20-25cm之间,确保秸秆能够充分覆盖并分解。
- 对于土壤湿度较大的地块,可以适当增加翻耕深度,但不得超过30cm。
4. 施肥管理
- 配套施用有机肥料或生物菌剂,有助于加速秸秆腐解过程。
- 每公顷推荐施用有机肥约1500-2000kg,具体用量可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调整。
5. 田间管理
- 完成秸秆粉碎后应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及秸秆降解。
- 注意观察田间病虫害情况,必要时采取措施预防次生灾害发生。
注意事项
-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
- 不同类型的土壤条件可能需要调整具体的作业参数,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 应定期检查机械设备,及时更换磨损部件,保障正常运行。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有效实现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