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测墒灌溉的术语和定义、灌溉制度、土壤墒情监测、灌溉决策及实施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冬小麦种植区的测墒灌溉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il Moisture Measurement and Irrigation of Winter Whe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364-2016冬小麦测墒灌溉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冬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测墒灌溉操作。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标准中明确了“测墒灌溉”的概念,即通过土壤含水量监测来指导灌溉决策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科学灌溉的重要性,避免过度或不足灌溉。
2. 土壤水分测定方法
- 规定了使用时域反射仪(TDR)等仪器测定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方法。要求在不同深度采集样本,并记录数据以供分析。这一步骤确保了灌溉决策基于准确的数据支持。
3. 灌溉指标设定
- 根据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设定了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范围。例如,在拔节期建议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80%之间。这些指标为农民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4. 灌溉量计算公式
- 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灌溉量计算公式:灌溉量=(目标土壤含水量-当前土壤含水量)×有效土层厚度×田间持水量。这个公式帮助使用者快速估算所需灌溉水量,提高效率。
5. 灌溉时间选择
- 建议根据天气预报安排灌溉时间,尽量避开雨季。同时考虑到早晨或傍晚进行灌溉可以减少蒸发损失,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6. 节水灌溉措施
- 包括滴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以及合理轮作制度的设计。这些措施有助于长期维持良好的土壤结构并节约宝贵的淡水资源。
以上内容只是对标准部分条款的简要说明,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条件灵活调整策略。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