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主要粮棉作物微咸水灌溉的矿化度阈值及其使用条件。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微咸水在粮棉作物灌溉中的合理应用和技术指导。
Title:Threshold of Salinity for Micro-saline Water Irrigation of Major Grain and Cotton Crops in He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363-2016《主要粮棉作物微咸水灌溉矿化度阈值》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在微咸水灌溉条件下主要粮棉作物的种植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矿化度定义与意义
矿化度是指水中溶解盐类的总含量,通常以每升水中所含可溶性盐的质量(单位:g/L)来表示。对于微咸水灌溉来说,合理的矿化度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避免对土壤结构和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微咸水灌溉矿化度阈值
根据DB13/T 2363-2016的规定,不同主要粮棉作物的微咸水灌溉矿化度阈值如下:
- 小麦:矿化度不超过2.5 g/L。
- 玉米:矿化度不超过3.0 g/L。
- 棉花:矿化度不超过3.5 g/L。
这些阈值是基于多年田间试验结果得出的,确保了作物能够在保证产量的同时适应微咸水环境。
灌溉管理建议
为了有效实施微咸水灌溉,标准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水质监测:定期检测灌溉水源的矿化度,确保其符合作物需求。
2. 灌溉制度优化:采用滴灌或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减少水分蒸发和盐分积累。
3. 土壤改良: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盐分缓冲能力。
结论
DB13/T 2363-2016为河北省内主要粮棉作物的微咸水灌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严格控制灌溉用水的矿化度,并结合良好的灌溉管理和土壤改良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作物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