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棚莲藕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藕准备、栽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大棚莲藕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otus Root Cultivation in Green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538-2015《大棚莲藕栽培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大棚内莲藕的栽培技术。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环境条件:标准要求大棚内的温度应保持在适宜莲藕生长的范围内,通常为15℃至30℃之间。湿度控制也很关键,相对湿度应在75%到90%之间。这有助于莲藕的健康生长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2. 土壤准备:土壤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肥沃度。建议在种植前进行深耕,并施加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土壤pH值宜控制在6.0至7.5之间,这样的酸碱度有利于莲藕根系的发育。
3. 种藕选择与处理:选用无病虫害、芽眼饱满的种藕。种植前需对种藕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石灰水或漂白粉溶液浸泡一段时间,以防止病害传播。
4. 种植密度:根据大棚的具体大小和土壤条件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每亩可种植约2000至2500株。过密会导致通风不良,而过稀则会影响产量。
5. 田间管理:定期检查莲藕的生长情况,及时清除杂草并注意病虫害防治。灌溉时要避免积水,保持适度湿润即可。同时,合理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植株生长,后期增加磷钾肥比例以增强抗逆性。
6. 采收:莲藕的最佳采收期是在开花后30天左右,此时块茎充分膨大且品质最佳。采收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藕体,影响商品价值。
这些条文构成了大棚莲藕栽培的基本框架,遵循这些指导原则能够有效提升栽培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