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石墨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质量控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石墨茶的加工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phite Tea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571-2015《石墨茶加工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石墨茶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加工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用于生产石墨茶的鲜叶应符合GB/T 19598的规定。这意味着所使用的茶叶原料必须达到国家对于无公害农产品的基本要求,包括农药残留限量等安全指标。此外,还强调了原料的新鲜度和清洁度,要求采摘时避免损伤叶片,并且不得混入其他非茶类物质。
加工工艺流程
石墨茶的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步骤。其中,萎凋过程中需控制温度在20℃至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揉捻则要根据茶叶的老嫩程度调整压力与时间;发酵阶段需保证环境温度为24℃至28℃,湿度约为90%,并且每隔两小时翻堆一次;最后,在干燥环节采用低温慢烘的方式,使成品含水量降至6%以下。
加工技术要求
关于具体的操作细节,《规程》提出了严格的标准。例如,在萎凋时要求摊放厚度不超过5厘米;揉捻时需确保叶细胞破损率达到70%-80%;发酵过程中的叶色变化需从青绿色转变为红褐色;而干燥则需要分两次完成,第一次温度控制在100℃左右,第二次降低到80℃左右。这些具体的技术参数有助于保证最终产品的品质一致性。
质量要求
成品石墨茶的质量应当符合GB/T 22111的相关规定。这意味着除了感官指标如色泽、香气、滋味之外,还需检测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等。同时,该产品还必须通过重金属及有害微生物的检测,确保对人体健康无害。
检验方法
对于上述各项质量指标,《规程》指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法。比如使用电子天平称重来测定水分含量;利用高温炉灼烧法测量灰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特定成分的含量等。这些科学严谨的方法能够准确反映产品的实际状况。
综上所述,《石墨茶加工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原料选择到成品出厂全过程的技术指导,而且通过详细的量化指标保障了产品质量。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安徽地区石墨茶的整体水平,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可靠的选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