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祁红香螺茶叶加工的技术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祁红香螺茶叶的加工生产及其相关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cessing of Qi Hong Xiang Luo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570-2015 祁红香螺加工技术规程》是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祁门红茶中一种特色产品——祁红香螺的加工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指出,用于生产祁红香螺的鲜叶应来源于无公害茶园,且采摘时间应在清明至谷雨期间。鲜叶的质量需符合GB/T 19598的规定,即鲜叶应保持新鲜、匀净,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这一规定强调了原料的新鲜度和纯净度对于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加工工艺流程
祁红香螺的加工主要包括萎凋、揉捻、发酵、造型、干燥等步骤。其中:
- 萎凋:鲜叶在自然条件下或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萎凋,目的是减少水分含量,使叶片柔软,便于后续操作。
- 揉捻:通过揉捻使茶叶卷曲成螺形,并破坏部分细胞壁,促进内含物溢出。
- 发酵: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25℃~30℃)和湿度条件下进行,使茶叶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特有的香气和色泽。
- 造型:将初步成型的茶叶进一步整理,使其更加紧结美观。
- 干燥:采用低温慢烘的方式,确保茶叶充分干燥的同时保留其独特的风味。
关键控制点
在上述每个环节中都有明确的关键控制点。例如,在发酵阶段,需要严格监控环境温度和湿度,避免过高导致品质下降;而在干燥过程中,则要注意控制温度梯度,防止茶叶焦糊。这些细节直接关系到成品茶的质量稳定性。
成品质量指标
根据标准,祁红香螺成品应具备以下特征:条索紧结重实、色泽乌润显金毫;汤色红亮;香气浓郁持久带有花果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匀明亮。此外,还对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等理化指标提出了具体数值要求。
安全卫生要求
所有加工过程均需遵循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不使用任何违禁物质。同时,加工场所应定期清洁消毒,工作人员须持健康证明上岗,以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DB34/T 2570-2015 祁红香螺加工技术规程》从原料选择到成品检验全过程进行了系统规范,旨在提高祁红香螺的整体品质水平,推动地方特色茶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