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生生产过程中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花生种植中的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anut Disease, Insect and Weed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514-2015《花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花生种植过程中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病害防治
1. 叶斑病:标准指出,在花生生长期间应定期检查叶片,发现初期病斑时应及时喷洒药剂。推荐使用的药剂包括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并强调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以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2. 锈病:对于锈病的防治,建议在发病前或初期采用三唑酮类药物进行预防性喷雾处理。同时提到,如果田间湿度较高,则需增加喷药频率。
二、虫害防治
1. 蛴螬:针对地下害虫蛴螬,标准建议采用毒饵诱杀法,在播种前将毒土撒施于种子周围;另外还可以通过灯光诱捕成虫来减少下一代的发生量。
2. 蚜虫:当田间蚜虫数量达到经济阈值时,可以选用吡虫啉类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此外还提到,可以通过释放天敌如瓢虫来控制蚜虫的数量。
三、杂草防除
1. 化学除草:标准明确指出,在花生苗期至开花下针期之间是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期。推荐使用精喹禾灵乳油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进行茎叶处理。对于阔叶杂草,则可选用乙氧氟草醚等除草剂。
2. 人工拔除: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化学除草效果不佳或者不适用的情况下,标准鼓励采取人工方式清除大龄杂草,特别是那些难以被化学药剂有效控制的种类。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安全间隔期:所有农药使用都必须严格遵守其规定的安全间隔期,确保收获时残留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 环境友好型措施: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比如利用寄生蜂对付某些特定害虫,这样既能有效控制害虫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花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规程》DB34/T 2514-2015不仅涵盖了多种常见病虫草害的具体防治措施,而且特别强调了科学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意识,这对于保障花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