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年冻土区热棒-隔热层复合路基的设计原则、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检验与验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中采用热棒-隔热层复合路基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osite Roadbed of Thermosyphon and Insulation Layer in Permafrost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488-2016多年冻土区热棒-隔热层复合路基技术规范》是专门针对多年冻土地区道路建设的一项重要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5.1 热棒布置原则
热棒是本规范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合理布置直接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根据第5.1节的规定,热棒应沿路基纵向均匀分布,并且要避开软弱地基及地下水丰富的区域。此外,热棒之间的间距需根据冻土层厚度和热传导特性确定,通常情况下不宜超过5米,以确保良好的热交换效果。
5.2 隔热层设计要求
隔热层的设计对于减少外界热量向冻土传递至关重要。按照第5.2节的要求,隔热材料的选择必须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如聚苯乙烯泡沫板等。隔热层厚度应不小于0.3米,并且需要与热棒共同作用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同时,还需注意隔热层接缝处的密封处理,防止冷桥现象的发生。
6.1 施工准备
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包括地质条件、气候特征等因素。依据第6.1节的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此外,还应对所需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7.1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根据第7.1节的要求,在每个工序完成后都应及时检查验收,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热棒安装时要保证垂直度误差不超过±1%,并且与基础连接牢固可靠。隔热层铺设过程中则要注意平整度和平行度,避免出现空鼓或翘起的情况。
以上内容只是对部分重要条款进行了简要说明,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项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