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然与染色玉髓的术语和定义、定名规则及合格判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天然与染色玉髓的鉴定、定名及质量评价。
Title:Identification and Qualification of Natural and Dyed Chalcedony
中国标准分类号:Y8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178-2016《天然与染色玉髓 定名及合格判定》是一项四川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玉髓的定名和质量判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天然玉髓”和“染色玉髓”的定义。天然玉髓是指完全由自然地质作用形成的玉髓,而染色玉髓则是通过人工手段改变颜色的玉髓。这一区分对于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真实性质至关重要。
鉴定方法
在鉴定方法部分,标准强调了使用显微镜观察、紫外光谱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等技术手段来判断玉髓是否经过染色处理。这些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玉髓的颜色来源,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步骤。
定名规则
关于定名规则,标准规定了玉髓的基本命名方式应包括颜色、透明度、净度等特征。例如,“红色透明无瑕玉髓”。对于染色玉髓,则需明确标注为“染色+颜色+基本名称”,如“染色红色玉髓”。
合格判定准则
合格判定部分列出了多项指标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颜色均匀性、光泽度、硬度等物理特性。其中特别指出,染色玉髓不得存在明显的褪色现象,否则将被视为不合格品。
检验程序
标准还详细描述了从抽样到最终判定的一整套检验流程。抽样时需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并且每批次至少抽取两个样本进行检测。所有测试结果均需记录存档以备查阅。
以上内容涵盖了DB51/T 2178-2016标准的核心要点及其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点。遵循此标准不仅有助于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也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