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唼蜡甲生物防治产品的应用技术要求,包括释放环境、释放方法、质量控制及效果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利用大唼蜡甲进行害虫生物防治的生产与应用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Control Products - Lycorma delicatul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330-2016生物防治产品应用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专门针对生物防治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于大唼蜡甲部分的重要条文进行的详细解读。
标准编号与适用范围
标准编号为DB11/T 1330-2016,适用于北京市区域内使用生物防治产品对大唼蜡甲进行防治的技术操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对象,确保了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技术要求
# 1. 生物防治产品的选择
标准指出,在选择用于防治大唼蜡甲的生物防治产品时,应优先考虑那些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登记的产品,并且这些产品必须具备有效的活性成分和明确的作用机制。此外,产品的质量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 2. 施用方法
对于大唼蜡甲的防治,标准推荐采用喷雾法作为主要施用方式。具体操作时,需要根据害虫的发生情况调整药液浓度和喷洒量。一般情况下,药液浓度应在说明书建议范围内,而喷洒量则要保证覆盖所有可能藏匿害虫的地方,如树干裂缝、叶片背面等隐蔽部位。
# 3. 安全间隔期
为了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人类健康,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间隔期的重要性。即从最后一次施药到允许收获作物之间的时间间隔。对于大唼蜡甲防治而言,这一期限不得少于7天,以确保残留药物充分降解,减少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
# 4. 监测与评估
标准还要求定期监测大唼蜡甲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并结合实际效果评估生物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如果发现防治效果不佳,则应及时调整策略,比如增加施药次数或者改变施用方法等。
注意事项
在实施生物防治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生物防治产品。同时,妥善处理废弃包装物,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DB11/T 1330-2016生物防治产品应用技术规程》为有效控制大唼蜡甲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