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玻璃纤维增强筋在支护工程中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相关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筋进行支护的建筑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lass Fiber Reinforced筋 Supporting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玻璃纤维增强筋支护技术规程》DB11/T 1342-2016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增强筋在支护工程中的应用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术语
1.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筋的锚杆支护设计、施工及验收。明确了适用范围为北京地区的各类工程。
2. 规定了玻璃纤维增强筋的基本定义和技术特性,包括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关键指标。
二、材料要求
1. 玻璃纤维增强筋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其表面需经处理以提高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2. 对原材料提出了具体要求,如玻璃纤维含量不得低于75%,树脂基体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老化能力。
三、设计规定
1. 锚固长度应根据土体力学参数计算确定,并留有一定安全储备。
2. 提出了锚杆间距、倾角等布置原则,强调避免锚杆相互干扰。
3. 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支护方案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四、施工要点
1. 钻孔直径应比钢筋直径大8-12mm,确保灌浆质量。
2. 注浆材料宜选用高强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浆液,保证锚固效果。
3.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和速度,防止出现空洞现象。
五、验收标准
1. 拉拔试验是检验锚杆承载力的重要手段,每种规格至少抽检一根。
2. 外观检查包括外观完整度、连接牢固程度等方面。
3. 必须提供完整的施工记录和技术资料作为验收依据。
六、维护管理
1. 定期对支护结构进行巡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 做好日常清洁保养工作,延长使用寿命。
3. 制定应急预案,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核心部分的深度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