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田镉污染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污染监测、土壤改良、种植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受镉污染影响的水稻田防控及治理工作。
Title:Rice Field Cadmium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528-2015水稻田镉污染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水稻田土壤镉污染的防控工作。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内水稻田土壤镉污染的防控,包括镉污染土壤的修复、种植管理及安全利用等环节。
二、术语和定义
1. 镉污染土壤:指土壤中镉含量超过背景值且对水稻生长或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土壤。
2. 安全利用:通过农业措施将镉含量较高的土壤改造为适合水稻种植且产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状态。
三、基本要求
1. 农户应了解所在区域土壤镉背景值,并定期监测土壤镉含量。
2. 应建立完善的土壤镉污染监测网络,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3. 根据土壤镉污染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四、防控措施
1. 土壤改良:使用石灰调节土壤pH值至6.5以上,降低镉的有效性;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吸附能力。
2. 种植管理:选择抗镉品种,合理安排种植茬口,避免连作;控制氮肥用量,减少镉向稻米转移。
3. 灌溉管理:采用清洁水源灌溉,防止外源镉污染;避免长期淹水,促进氧化还原条件变化。
4. 收获后处理:及时清理田间残留物,减少镉再分布;对超标稻谷实行单独储存和处理。
五、效果评估
1. 定期检测土壤和稻米中的镉含量,评价防控措施有效性。
2. 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后续防控策略,形成闭环管理体系。
六、培训与宣传
1. 各级政府和技术推广机构应加强镉污染防控知识普及。
2.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指导农户科学防控。
七、监督管理
1.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 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处理。
以上内容是该标准的核心部分,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