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泥东风螺人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与设施建设、亲螺培育、采卵与孵化、幼体培育、稚螺培育及病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泥东风螺的人工育苗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of Mud Trumpet Snail (DB35T 1524-2015)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524-2015《泥东风螺人工育苗技术规范》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泥东风螺人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与设施、亲螺的选择与培育、幼虫孵化、幼螺培育及病害防治等内容。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亲螺的选择与培育
标准中指出亲螺应选择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具体表现为雌螺的生殖孔有卵块排出,雄螺的生殖孔有精液流出。亲螺培育池需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水温控制在20℃至30℃之间,盐度维持在20‰至30‰范围内。每日投喂新鲜饵料两次,确保亲螺营养充足。
二、幼虫孵化
幼虫孵化时,孵化池水温应稳定在25℃左右,盐度保持在25‰。孵化期间要定期检查孵化情况,及时清除死卵和杂质,保证孵化环境清洁。当幼虫破膜后,要及时调整水流速度,避免幼虫堆积造成缺氧死亡。
三、幼螺培育
幼螺培育阶段,培育池水温宜控制在22℃至28℃,盐度范围为20‰至25‰。初期以单细胞藻类为主要饵料,随着幼螺生长逐渐增加丰年虫等高蛋白饵料的比例。每日换水一次,保持水质清新,同时注意观察幼螺摄食和活动状况。
四、病害防治
对于泥东风螺常见病害如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消毒养殖设施,使用符合规定的药物进行预防性处理。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隔离患病个体,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切勿滥用药物以免产生抗药性。
五、其他注意事项
整个育苗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公害生产要求,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化学药品。同时做好记录工作,包括亲螺来源、健康状况、饵料种类及用量、水质参数变化等信息,以便追溯管理。此外还应注意环境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对DB35/T 1524-2015中一些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泥东风螺人工育苗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