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棉花高产栽培的集成技术操作规程,包括选种、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棉花的高产栽培和相关农业生产活动。
Title:Cotton High-yield Cultivation Integrated Technology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909-2016 棉花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操作规程》是一项针对江西省棉花种植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标准要求选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优质高产的棉花品种。种子处理方面,强调要进行晒种和药剂拌种,以增强种子活力并预防病害。具体操作时,晒种时间一般为2至3天,确保种子充分干燥;药剂拌种则需按照说明书比例配制,均匀喷洒于种子表面后晾干备用。
二、播种技术
播种时期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确定,通常在气温稳定回升至15℃以上且土壤表层温度达到12℃左右时开始播种。播种方式可采用机械直播或人工点播,行距控制在70~80厘米之间,株距视品种特性调整。播种深度保持在3~5厘米范围内,覆土厚度一致,有利于出苗整齐。
三、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实现棉花高产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加强肥水调控,基肥施用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追肥则需根据棉花生长阶段适时补充氮磷钾等养分。其次,要及时中耕除草,促进根系发育的同时减少杂草对养分的竞争。此外,还需注意防治病虫害,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及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控,特别是在蕾期和铃期加强监测预警,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四、收获与储藏
当棉铃开裂率达到70%以上时即可开始采摘,尽量避免雨淋和霜冻影响。采摘后的棉花应及时晾晒脱籽,水分含量控制在12%以下方可入库储存。储藏环境需保持通风干燥,防止霉变和虫蛀,同时做好防火安全工作。
以上内容基于《DB36/T 909-2016 棉花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操作规程》中的核心条款进行了深入解析,希望能为广大棉农提供实用参考,助力提升棉花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