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长江口咸潮入侵应急监测的技术要求、监测方法、数据处理及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长江口及其周边区域的咸潮入侵应急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mergency Monitoring of Saline Tide Intrus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长江口咸潮入侵应急监测技术导则(TSHSSW 002-2024)在2024年发布后,对咸潮入侵的应急监测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其中,新旧版本之间关于监测点位布设的规定变化尤为显著,这直接影响了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应急响应效率。
以监测点位布设为例,在老版标准中,监测点位主要依据历史咸潮入侵路径和频率来确定,强调的是长期观测的经验积累。然而,TSHSSW 002-2024版则引入了基于水动力模型预测的技术手段,要求结合实时气象、水文信息及潮汐动力学特征,动态调整监测点位布局。这种改变旨在提高监测的精准性和时效性,确保能够及时捕捉到咸潮入侵的关键动态。
具体应用时,首先需要建立或获取可靠的水动力数值模拟平台,输入最新的地理信息数据、河口水文参数以及可能影响咸潮入侵的外部条件如风场、径流量等。通过多次模拟运行,分析不同情景下的盐度分布情况,从而科学规划监测站点的位置。例如,在预计咸潮前锋到达的时间段内,应重点加密靠近河口区域的监测频率,同时也要考虑远距离内陆地区可能出现的间接影响。
此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定期校验模型参数,保证其准确性,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监测策略。比如遇到突发极端天气事件时,应及时增加临时监测点,以便快速掌握咸潮入侵态势的变化,为相关部门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总之,新版标准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了咸潮入侵应急监测的能力,为保障供水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