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无公害食品玉米田主要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要求,包括草害识别、防治原则、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化学措施及生物措施等。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无公害食品玉米田草害的综合防治工作。
Title:Code of Practice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Major Weeds in Corn Fields of Non-Hazardous Food in Hu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无公害食品玉米田主要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2/T 1140-2016)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玉米生产中杂草防控的技术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无公害玉米生产的杂草综合防治。这一条明确了标准的地域和作物适用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证书并使用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2. 综合防治:根据玉米田杂草群落特点,协调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措施,将杂草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三、防治原则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通过选用抗除草剂品种、轮作倒茬等方式预防杂草发生;采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理。
2. 安全高效:选择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友好的药剂和方法。
3. 经济合理: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防治效果。
四、农业防治
1. 轮作倒茬: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减少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种群数量。
2. 秸秆还田:将玉米秸秆粉碎后均匀撒于地表或翻入土中,腐解过程中可抑制部分杂草种子萌发。
五、物理防治
1. 机械除草:在玉米苗期和拔节期前后各进行一次人工或机械中耕除草。
2. 地膜覆盖:选用黑色或黑白双色地膜覆盖,阻止杂草生长。
六、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如金龟子幼虫捕食杂草种子,或施用微生物制剂如白僵菌抑制杂草生长。
七、化学防治
1. 除草剂种类及使用时期:
(1) 播前土壤处理:播前7-10天用乙草胺乳油150-20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2) 苗后茎叶处理:玉米3-5叶期用烟嘧磺隆悬浮剂80-10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定向喷雾。
2. 注意事项:
(1) 不同类型除草剂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2) 配制药液时要搅拌均匀,现配现用;
(3) 施药时避开高温时段,一般选择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
八、田间管理
1. 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种植密度,增强群体竞争优势。
2. 及时排水灌溉:保持田间适度湿润,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抗杂草能力。
九、效果评价
定期观察玉米田内杂草种类、数量变化情况,计算防效。当杂草鲜重防效达到85%以上时,视为防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