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健用品对胃肠功能-通便作用的功能学评价指导原则及试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宣称具有改善胃肠功能(通便)的保健用品的功能学评价。
Title:Guidance and Test Requirements for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Health Products - Part 9: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 Defe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999.9-2015《保健用品功能学评价指导原则及试验要求 第9部分:胃肠功能保健-通便》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以改善胃肠功能、促进通便为主要功能的保健用品的功能学评价工作。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通过膳食补充剂、功能性食品或特定的植物提取物等手段来实现通便效果的保健用品。明确指出这些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功能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 科学性:所有的评价方法应当基于公认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
2. 安全性:在确保产品有效的同时,必须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
3. 有效性:评价应能准确反映产品对于改善便秘症状的实际作用。
4. 可重复性:实验设计需具备良好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以便不同研究者能够得到一致的结果。
样品准备与处理
样品应按照生产企业的说明进行制备,并且需要保持批间一致性。样品分装时要注意密封性,避免污染或变质。此外,还需记录样品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以及有效期信息。
实验动物选择
通常采用健康成年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选择体重相近、性别均衡的小群体进行实验,以减少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实验前应对所有动物进行适应性饲养至少一周时间,并排除患有疾病或其他异常状况的个体。
实验设计
# 对照组设置
对照组可以分为阴性对照组(使用安慰剂)和阳性对照组(使用已知有效的药物)。阳性对照药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且已经在临床上证明安全有效。
# 给药剂量与方式
根据预期的人体服用量确定实验动物的给药剂量。一般情况下,会采用多个剂量水平来进行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给药途径可以是口服灌胃法,具体操作要严格按照规程执行。
#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排便次数、粪便含水量、排便潜伏期等生理参数的变化情况。同时还要注意监测动物的整体健康状态,比如体重增长情况、饮食摄入量等非特异性指标。
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需经过适当的统计学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常用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等。如果涉及到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则可能需要用到多元回归分析等更复杂的模型。
结果解释与报告撰写
最终的结果应当清晰地展示出产品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即显著改善便秘症状。报告中除了列出具体的数值外,还应该包含详细的实验过程描述、图表展示等内容,以便读者全面了解整个研究的过程及其发现的意义。
以上是对DB61/T 999.9-2015标准中关于胃肠功能保健-通便部分的一些关键点进行了简要阐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