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沥青路面再生处治预养护的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公路沥青路面的再生处治预养护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Asphalt Regeneration Pre-mainten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978-2015 沥青再生处治预养护应用技术规范》是陕西省地方标准,为沥青路面再生处治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该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内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再生处治预养护工程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明确了“沥青再生处治”是指利用旧沥青混合料,通过添加再生剂或新集料等手段恢复其路用性能的方法。
二、材料要求
1. 再生剂: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相容性,能有效改善老化沥青的流变特性。选择时需考虑其粘度、软化点等指标。
2. 新集料:必须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粒径级配合理,清洁无杂质。
三、施工工艺
1. 现场热再生:采用专用设备加热旧路面至适宜温度后翻松并掺入再生剂或新料拌合压实。此方法适用于轻度损坏路面。
2. 厂拌热再生:将旧料运至工厂集中处理后再摊铺碾压成型。适合大规模改造项目。
3. 就地冷再生:直接在原位破碎旧路面材料并加入稳定剂重新铺设。成本较低但强度稍逊。
四、质量控制要点
1. 施工前应对旧路面进行全面检测评估,确定合理的再生深度与方案。
2. 严格控制各工序温度,尤其是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控精度。
3. 注意观察混合料的颜色变化以判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4. 最终验收时除了检查外观平整度外还需测试弯沉值、渗水系数等多项指标。
五、安全环保措施
强调施工现场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同时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控制扬尘污染等。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主要框架及其核心内容,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