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照明系统节能技术改造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的审核原则、计算方法和相关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照明系统的节能技术改造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量审核与计算。
Title:Energy Saving Technical Retrofit and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Project Energy Saving Amount Review and Calculation Method - Part 1: Lighting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F03
国际标准分类号:9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445.1-2016《节能技术改造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审核与计算方法 第1部分:照明系统》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照明系统的节能技术改造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量审核与计算提供了依据。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的照明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节能量审核与计算。这意味着标准主要针对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的照明节能项目,包括但不限于LED灯具替换传统灯具、智能控制系统安装等。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几个关键术语:
- 节能量:指在满足相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节能技术改造后实际消耗的能量与改造前理论应消耗的能量之间的差值。
- 基准期:用于确定节能技术改造前能耗水平的时间段。
- 统计报告期:用于确定节能技术改造后实际能耗水平的时间段。
这些定义为后续节能量的准确计算奠定了基础。
节能量计算公式
标准给出了节能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 节能量 = E_1 - E_2 \\]
其中:
- \\( E_1 \\) 是基准期内照明系统的实际总耗电量;
- \\( E_2 \\) 是统计报告期内照明系统的实际总耗电量。
此外,还规定了当存在多个照明回路时,应分别计算每个回路的节能量,并将其累加得到总的节能量。
数据采集要求
为了确保节能量计算的准确性,标准对数据采集提出了具体要求:
- 应记录照明系统的运行时间、功率因数、电流、电压等参数;
- 数据采集周期不得少于一个月,且需覆盖全年不同季节的典型工况;
- 需要保留原始数据记录,以便复查。
能效改进措施评估
对于具体的节能措施,如更换灯具或安装控制设备,标准要求对其能效提升效果进行评估。例如:
- 对于LED灯具替代传统灯具的情况,需考虑灯具效率、使用寿命等因素;
- 对于智能控制系统,则需评估其调节精度及响应速度。
审核流程
标准还规范了节能量审核的具体步骤:
1. 收集相关资料并确认项目边界;
2. 核实基准期与统计报告期的数据真实性;
3. 检查节能量计算过程是否符合规定;
4. 最终出具审核报告。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22/T 2445.1-2016不仅提供了详细的节能量计算方法,还强调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对于保障合同双方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为其他地区制定类似标准提供了参考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