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细辛种苗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和贮藏。本文件适用于北细辛种苗的生产、经营和使用。
Title:DB22/T 2434-2016 Standard for Asarum heterotropoides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434-2016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北细辛种苗的生产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区域内北细辛种苗的生产。这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域和对象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些引用文件为北细辛种苗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3. 术语和定义:对\"北细辛\"、\"种苗\"等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例如,北细辛被定义为毛茛科植物北细辛的干燥根及根茎。
4. 种苗质量要求:规定了种苗的外观、重量、活力等指标。如种苗应无病虫害,每株种苗的重量不得低于0.5克。
5. 生产环境条件:对种植地的选择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土壤类型、pH值、海拔高度等。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助于提高种苗的成活率。
6. 栽培管理:详细描述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等环节的操作规范。例如,播种时要保持适当的行距和株距。
7. 病虫害防治:提供了预防和控制常见病虫害的方法。强调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8. 收获与加工:规定了收获的最佳时期以及加工流程。种苗应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及时采收。
9. 检验规则:明确了抽样方法、检验项目及判定规则。确保种苗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10.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对种苗的标识、包装材料选择、运输方式以及储存条件作出了规定,以保证种苗在整个流通过程中的品质不受影响。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种苗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为企业和个人从事北细辛种苗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遵循这些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北细辛种苗的质量水平,促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