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整地作业的技术要求、作业质量及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采用机械化方式进行棉花生产的整地作业环节。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process Mechanization of Cotton Production - Part 4: Land Preparation Oper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843.4-2015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4部分:整地作业》对棉花种植过程中的整地作业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这对于保障棉花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整地前准备
根据标准第4.1条的规定,整地作业前应做好充分准备。这包括清除田间残茬、杂草以及上一季作物遗留下来的废弃物。这样做可以避免这些残留物影响后续耕作机械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需要确保土壤表面无大块土石等障碍物,为接下来的深松和平整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土壤深松
第4.2条指出,在进行土壤深松时,深度应达到25cm至35cm之间。这样的深度能够有效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根系发育。此外,深松作业还应当保持行距均匀一致,以利于后续播种机具的操作。
平整度要求
标准第4.3条规定了整地后地面平整度的标准。即在任意两米范围内,高低差不得超过3cm。这样的平整度可以保证播种时种子被均匀覆盖,有利于出苗整齐。如果平整度不够,则可能导致局部积水或干旱,影响棉花幼苗的健康生长。
湿度控制
第4.4条强调了整地过程中土壤湿度的重要性。适宜的土壤湿度范围是15%-20%,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机械作业的效果。当土壤过于湿润时,容易造成粘连现象,增加作业难度;而过于干燥则会使表层土壤疏松易碎,不利于形成稳定的种植床。
安全操作
最后,在执行整地任务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如佩戴防护装备、定期检查设备状况等(详见第4.5条)。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也有助于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DB65/T 3843.4-2015》通过上述具体细致的要求,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棉花整地机械化操作指南,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积极作用。